发布时间: 2025-07-28 15:06:15
基孔肯雅热主要通过伊蚊叮咬传播,防控核心在于防蚊灭蚊与清除积水。
该病由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俗称花斑蚊)传播,病毒通过蚊虫叮咬进入人体,无直接人传人证据。蚊虫在积水环境中繁殖,如花盆托盘、废弃容器、绿化带积水等。病毒在蚊体内复制后,通过叮咬将病毒传给健康人。潜伏期1-12天,典型症状包括发热、剧烈关节痛及皮疹,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风险较高。
预防需从源头切断传播链:一是清除蚊虫孳生地,定期清理家庭及周边积水容器,翻倒闲置水具,疏通排水沟;二是灭杀成蚊,使用电蚊香、灭蚊喷雾等药物;三是加强个人防护,白天户外活动穿浅色长袖衣裤,裸露皮肤涂抹避蚊胺或避蚊酯,家中安装纱门纱窗并使用蚊帐。若出现发热伴关节痛或皮疹,应立即就医并告知近期旅居史或蚊虫叮咬史,以便及时诊断。
发布于:2025-07-28 15: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