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25-07-28 17:50:32
血铅中毒是指血液中铅浓度超过安全阈值,引发器官功能损伤及健康风险的疾病状态。
血铅水平通常通过静脉血检测确定,世界卫生组织将成人血铅≥100μg/L视为干预标准,儿童则更严格(≥50μg/L)。铅通过呼吸道、消化道进入血液后,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低氧血红蛋白,影响氧气运输。2025年广东疾控数据显示,铅污染区儿童中12%血铅超标,其中35%出现贫血症状。铅还会与钙竞争神经细胞膜上的受体,干扰神经递质释放,导致注意力缺陷或多动症。长期暴露者可能因铅沉积在骨骼中,引发慢性肾病或高血压。
血铅中毒的严重程度与接触时间和浓度密切相关。急性中毒(如误食含铅物质)可能引发腹绞痛、呕吐甚至昏迷,需紧急使用螯合剂治疗。慢性中毒者常表现为疲劳、头痛、记忆力下降,部分人伴随周围神经病变,手指麻木或肌肉无力。美国儿科学会强调,即使血铅浓度在“正常范围”,长期低剂量暴露仍可能损害儿童认知能力,建议6-72个月儿童每年筛查。治疗核心是切断铅源,配合营养干预(补钙、铁)和药物排铅,早期干预可显著改善预后。
发布于:2025-07-28 17:5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