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秋膘是哪里的说法 贴秋膘是什么意思

发布时间:2017-10-13 11:51:13 阅读(456)

立秋养生
一、贴秋膘的文化内涵及意义
在古代,人们对节气有着独特的观念和习俗,其中与饮食和健康密切相关。立秋作为一个重要的节气,自然也与饮食息息相关。民间习俗中流传着在立秋这一天称人体重,以对比立夏时的体重来检验肥瘦,体重减轻则称为“苦夏”。那个时候,人们通常以体重来评判健康状况,认为瘦了就需要补充营养,而贴秋膘就成为了补充营养的方式,尤其是以吃肉为主。
贴秋膘这一习俗在北京、河北等地民间广泛流传。人们在这一天会享用各种美味佳肴,如炖肉、白切肉、红焖肉、肉馅饺子、炖鸡、炖鸭、红烧鱼等。
在中国北方地区,立秋贴秋膘的习俗历史悠久。这一习俗的起源可能有多种说法,但最为广为人知的是,古时中国北方农村生活水平较低,食物匮乏,人们很难长胖,夏季酷热难耐,食欲不振,导致体重减轻。到了立秋,气温逐渐降低,食欲恢复,人们需要补偿夏季的损失,而贴秋膘就成为了补充能量的有效方式:在立秋这一天,各种肉类美食应运而生,如炖肉、烤肉、红烧肉等,以肉类为主食。可以说,在物质匮乏的年代,贴秋膘不仅具有一定的科学道理,而且对保护劳动人民的健康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立秋养生
二、立秋的其他习俗
1、称水:古时人们在立秋前后用容器盛满水,然后进行称重。如果立秋前的水重,预示着秋季降雨较少;如果立秋后的水重,意味着秋季降雨较多,可能会引发秋涝。
2、啃秋:在立秋这天,吃瓜成为了一种风俗。天津地区有吃西瓜或香瓜的习俗,寓意着在炎炎夏日结束后,迎接凉爽秋季的到来。江苏等地也有在立秋吃西瓜的习俗,据说可以预防秋季疾病。
3、吃渣:山东、四川等地流行立秋吃渣,即用豆末和青菜制成的小豆腐,吃了后有“吃了立秋的渣,大人孩子不呕也不拉”的说法。
4、秋忙会:秋忙会是为了迎接秋季繁忙而举办的大型贸易会议,一般在农历七八月举行,目的是交流生产工具、变卖牲口、交换粮食和生活用品等。
5、秋社:秋社是秋季祭祀土地神的传统习俗,起源于汉代,后来被定在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用来感谢土地神赐予丰收。
6、摸秋:中秋节前夜,妇女们会在田野摸索摘取瓜豆,俗称摸秋。据说摸到南瓜会生男孩,摸到扁豆会生女孩,摸到白扁豆更为吉利,预示着美满的婚姻。

立秋养生
三、不适合贴秋膘的人群
对于实热、湿热、痰湿重等体质的人来说,贴秋膘并不适合。实热体质的人新陈代谢旺盛,容易面色潮红、口干舌燥。湿热体质的人则容易面部油光满面,容易生痤疮,口苦口干,大便黏滞或干燥,小便短黄。痰湿体质的人则以体形肥胖、腹部肥满、口黏苔腻等为主要特征。这些人如果盲目贴秋膘,可能会导致不适。
特别是一
欢迎转载分享本文链接:https://www.ilife.cn/zhuanti/autumn_winter_tonics/274019.html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商城热销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