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大也会导致糖尿病的发生
许多人都知道,肥胖、高糖高脂饮食、缺乏运动等因素容易引发糖尿病,却很少注意,心理因素也是引起血糖波动的罪魁祸首。压力较大的人,更易出现大肚腩、血脂异常、高血糖等代谢综合征的症状,而且女性患病风险比男性高5倍。另一项研究显示,注意缓解压力,则能有效降低体内的血糖浓度。一方面,在压力的刺激下,身体会“动员”起来,通过调节皮质醇激素等的水平,释放更多的葡萄糖进入血液,以确保身体有足够的能量。而一旦这些糖没有得到及时的“善后”处理,就可能堆积在血液里,导致血糖上升。长期的压力就更容易“透支”内分泌系统,逐渐出现对胰岛素的抵抗,诱发糖尿病。另一方面,压力会打乱人的正常作息。压力大时人们常会忘记锻炼身体、更渴望胡吃海塞、睡眠质量变差等,这些因素都容易引发肥胖,迈入糖尿病的高危人群行列。
值得一提的是,压力不仅能诱发糖尿病,还会加重糖尿病患者的病情。由于糖尿病患者不能有效将葡萄糖转运进细胞,被“压力激素”催生出的葡萄糖很容易堆积在血液里,引起血糖持续升高,增加治疗难度。精神紧张、心情烦闷时,糖友也可能将进食作为一种释放途径,让血糖雪上加霜。
平时生活中不妨每天抽点时间把自己“关”起来,远离工作生活的“压力源”;玩玩填字游戏、讲个笑话等;运动是压力的“天敌”,再忙也要抽出时间锻炼,即便花10分钟绕着小区慢跑也可以。如果已经患上了糖尿病,那么首先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纠结于“我为什么会得这个病”,整天怨天尤人等,而要平和地接受它,用乐观、潇洒的心态抗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