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的心理治疗也该重视起来
在糖尿病控制的“五驾马车”———饮食治疗、运动治疗、药物治疗、病情监测、教育与心理治疗中,最容易被忽视的就是心理治疗。事实上,抑郁是糖尿病常见并发症之一,糖尿病病人患上抑郁症的几率是正常人的3倍。糖尿病是一种身心疾病,心理治疗和社会因素对该病的控制中起到重要的作用。糖尿病患者不仅要控制好血糖及其并发症,还要调整心理平衡,克服消极情绪。
在糖尿病患者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中,最主要的是抑郁和焦虑。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1.糖尿病患者需要承受终生患病、反复血糖检测、长期胰岛素注射、食物限制、严重并发症等造成的长期压力,容易出现负面情绪;2.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可会引起某些应激激素分泌大量增加,而这些激素都是升血糖的激素,也是与胰岛素对抗的激素。这些激素长期大量的释放,势必造成内分泌代谢调节紊乱,引起高血糖,因此,糖尿病患者不仅要控制好血糖及其并发症,还要调整心理平衡,克服消极情绪。
糖尿病患者的心理治疗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了解糖尿病的必要知识,增加对糖尿病基本知识的了解。初患糖尿病或新入院的患者,常由于对糖尿病缺乏认识,一般都存有不同程度的消极、疑惧、悲观等情绪。医护人员要帮助病人消除不适当的预测、误解和错误信念,提高治愈疾病的信心。
2.支持心理治疗。医护人员和患者家属通过解释,说理、疏导、安慰等,对患者进行支持心理治疗,以帮助病人消除各种消极情绪反应。
3.适当运动并保持愉悦心情。鼓励患者到户外活动,呼吸新鲜空气。适当的运动能使患者心情舒畅,并有利于葡萄糖的利用,降低血糖。
糖友及其家属要正确认识糖尿病,了解其危害性,懂得治疗糖尿病的必要性,积极防治由糖尿病导致的心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