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铁性贫血(iron deficiency anemia,IDA)是由于体内储铁不足和食物缺铁造成的一种营养性贫血。
1. 年龄
由于婴儿出生时体内贮存的铁一般仅能满足生后4个月的需要,而母乳或牛乳中铁含量均很少,如不能在4月龄开始及时补充含铁辅食,则贫血极易发生。大部分发生在出生5个月以后,发病高峰在6个月至1岁半。
2. 病因
(1) 母亲在妊娠期营养不良或早产,使新生儿体内铁储备不足。
(2) 婴儿时期生长过快,需铁量增加,但婴儿以乳食为主,奶中含铁低,又未能在辅食中得到及时补充(婴儿出生时体内贮存的铁仅够维持4~6个月的需要)。
(3) 有些较大幼儿因营养供应不足或急慢性疾病感染,经常腹泻或长期慢性失血等。
3. 症状
缺铁性贫血的症状为皮肤、粘膜苍白;肝、脾、淋巴结肿大;及消化、神经、心血管系统、 免疫系统症状。近年来的研究已证实缺铁性贫血尚可导致儿童行为和精神出现损害,例如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下降等,这方面的研究正在深入进行。
4. 防治
(1) 做好母亲的孕期保健,保证孕妇有充足的营养,以防新生婴儿体内铁储备不足。
(2) 哺乳期要适时(一般4个月后)添加辅食,特别是含铁丰富的食物如肝泥、肉末等。
(3) 补充富含维生素C的食品如蔬菜、水果等以促进铁的吸收。
(4) 早产儿体内铁储备少,生后4个月更应及时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