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果有慢性胃炎、胃溃疡等疾病,就会得胃癌吗?
有些胃病是胃癌的高危因素,需要引起重视,但有胃病,并不意味着一定会得胃癌。胃溃疡与胃癌明确相关,会加大患癌风险。长期、严重的慢性胃炎,如出现萎缩性改变、有肠化生或不典型增生的人,必须严密观察。生活中,及时告别不良习惯,戒烟限酒,少吃油炸、高盐食物等。此外,每年定期要看消化专科医生,他们将视你的具体情况,给出做胃镜、用药等具体建议。
2.幽门螺旋杆菌与胃癌关系有多大?
幽门螺旋杆菌是人类至今唯一一种已知的胃部细菌,它与某种类型的胃癌有一定相关性。如果查出幽门螺旋杆菌是阳性,且合并有慢性胃疾病,如慢性胃炎、胃溃疡等,将来患上胃癌的风险较高,应及时清除。不仅本人应清除,家人也应及时检查,同时清除。
3.做胃镜很痛苦,没有其他更好的检查方法吗?检查胃镜如果不采取无痛措施,的确会比较痛苦。但目前来看,要想查出早期胃癌,只能通过做胃镜;用其他方式能查出的胃癌,已不是早期,而胃癌的期别,直接影响着治愈率。胃镜的厉害之处在于:它借助一条纤细、柔软的管子伸入胃中,通过底部镜子一样的探头,医生能直视胃部,将胃看得一清二楚,不放过一点细微变化。胃癌的早期表现非常隐秘,可能跟我们手上长了一个小斑块一样,只是胃黏膜的颜色发生了一点变化。目前的CT、造影等技术,能扫描出一定直径的胃部病变,但无法捕捉到如此细小的变化。因此,该做胃镜的人千万别犹豫。
4.1/3的癌症患者是吓死的,这种说法对吗?
很显然,这种说法过于夸张了。在我30年的从医经历中,我只遇到过一个因恐惧过度而离世的患者。她每天不吃不喝,躺在床上年念叨:“我要死了,我要死了……”我们跟她的任何沟通都无效。12天后,她离开了人世。事实上,癌症其实并不像我们想象得那么恐怖,很多人带癌生存,仍活得很精彩。患癌后,一定要调整心态,多与乐观的病友交流。对于康复期的胃癌患者,家人和同事也不必将他们当成“瓷娃娃”一样保护着,什么都不让他们干,反而容易让患者觉得人生没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