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头坏死,这一世界骨科公认的疑难骨病,其严重性不容小觑。轻者可能导致患者致残,丧失劳动力和生活自理能力,重者则可能引发瘫痪,使患者长期卧床。这种骨病的根源在于各种致病因素导致股骨头局部血液供应出现障碍,因此也被称为“缺血性股骨坏死”。在我国,由激素引发的股骨缺血性坏死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高达60%-70%。这种激素型股骨缺血性坏死的发病机理尚未明确,早期诊断困难,且后期对生命质量造成严重影响。近年来,由于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广泛或长期使用,甚至滥用,股骨头坏死的发病率呈现出上升趋势,这无疑给患者带来了更大的困扰。针对这类疾病,目前国内外主要采用手术治疗,特别是对于股骨严重塌陷和头裂的病变,往往需要置换股骨头。然而,人工骨头或人工髋关节的使用寿命有限,尤其对于年轻患者来说,由于活动量大,使用寿命更短。因此,尽量保留自身股骨头对于50岁以下的患者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值得注意的是,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并不意味着股骨头的血运完全丧失,虽然被称为坏死,但股骨头的大部分组织仍然具有活性,只是部分骨组织失活。股骨头作为支撑与运动的重要结构,只要没有全部被毁,就有保留的价值。即使按照常规需要“忍痛割爱”置换股骨头的患者,也可以尝试先进行保守治疗。在中医理论中,股骨头坏死与肝、脾、肾等脏器密切相关。肾作为先天之本,主骨生髓,肾健则髓生。现代研究也发现,肾功能强劲有助于增加骨的矿物质含量、质量和密度。临床实践证明,激素性股骨头坏死与肾阳虚存在关联,发生率高达60%以上。目前,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是配合多种活性松树纯天然物质(如国珍松花粉、松花钙奶、大蒜精油、竹康宁等)来治疗股骨头坏死。这些物质能够增进营养供给、激活骨代谢、改善微循环,并同时完成补、化腐与新生的过程。在促进死骨吸收的同时,还能促进新骨头的生长,使患者死骨裂解吸收、改建、囊变缩小,部分塌陷的股骨头能被新生骨充填,从而最大限度地恢复股骨头形状或达到功能代偿修复。这种方法对于巩固治疗效果、缓解症状、抑制病情进展以及提高临床受益率具有显著效果。特别是对于改善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肾阳虚症状、防治激素所致的股骨头坏死以及提高生命质量方面,具有极高的临床实用价值,最终实现了“血通骨自生”的治疗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