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的肝癌与乙肝有关

发布时间:2015-11-10 11:00:14 阅读(463)

与欧美国家相比,我国肝癌、肝移植患者有显著特点。肝癌是我国肝移植的主要适应证之一,在大陆地区约44%的肝移植患者与肝癌有关,欧洲、美国因肝癌做肝移植的患者仅14%与13%。

同时,我国75%的肝癌患者与乙肝相关,其次是丙肝,排第三位的是酒精性肝硬化,排第四、第五位的分别是食物与黄曲霉素引起的肝病及血吸虫性肝病。

每100个乙肝肝癌患者 有40个合并有酒精性肝硬化

与10年前相比,发现了一个新特点,每100个乙肝肝癌患者中,约有40个患者合并酒精性肝硬化,而在10年前这样的患者可能只有10%左右。且以40岁-60岁者居多,他们的肝脏都有非常明显的脂肪变性。主要原因可能与我国本身是个乙肝大国有关;另一方面,与吃得好了、喝酒机会多了、体检意识增强有关。

每天中午、晚上小酌二两白酒 30年后才50多岁就患上了肝癌

50多岁的老吴除了喜欢喝两口小酒,没啥特别爱好。三十多年来,每天中、晚两餐都要喝点白酒。而且只喝高度白酒,但也不多喝,每顿二两。半年前,老吴人没力气、肚子不舒服等到医院就诊,被诊断为肝癌,后转院到大医院。他的肝脏形态已经失常,有明显萎缩,且AFP。检查结果还显示老吴有乙肝。老吴说,20多年前,弟弟和姐姐查出乙肝,医生建议他也查一查,也确诊的,但因为那时身体没有任何不适感,就没去治疗。这20多年来,身体不错,也就没有做追踪检查或治疗。

一个乙肝患者最终变成肝癌患者,一般要经过肝炎→肝纤维化→(或)肝硬化(有些患者不经过肝纤维化,就直接过渡到肝硬化了)→肝癌,这样三步或四步曲。这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需要10-15年,甚至更长。

酒的代谢产物乙醇,不仅对肝脏有直接毒害作用,还会抑制肝细胞再生,导致肝脏细胞修复功能减弱,进而加重肝脏的损害程度,加速肝癌形成,且手术后的预后也相对要差一些。酒精浓度越高、饮酒量越大、饮酒时间越长,后果越严重。

老吴在浙大一院做了半肝切除手术及抗病毒治疗,手术后一个星期就出院了。出院前,徐教授千叮咛万嘱咐不要再喝酒了,如果实在忍不住,就偶尔喝几口酒精浓度低的,如黄酒或红酒。

及40岁以上乙肝病毒携带者 至少每半年体检一次肝脏

他们患肝癌的直接因素都是乙肝,嗜酒和抽烟则是诱因。另外很可惜的是,他们都还有个相同的误区——没有做到至少每半年一次针对肝病的专科体检。虽然体检不能预防肝癌发生,但可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治疗效果、预后也会好很多。

乙肝患者至少每半年一次体检,要查些什么?

主要有四大项——

血清生化检查(肝功能)及肿瘤标志物AFP的水平:主要反映肝脏的生理功能,用来筛查肝脏有无疾病、肝脏损害程度以及查明肝病原因等;

乙肝病毒检测:有助于了解病毒的复制水平,帮助医生选择抗病毒药物;

肝脏B超或者CT:主要发现是否存在肝硬化门脉高压的合并症和肝癌结节,也能够发现一些其他的肝脏疾病。

AFP和B超是一定要做的(两项检查加一起差不多100来块钱),通过这两项检查可以发现‘小肝癌’,即早期肝癌,只要经过积极治疗,他们5年的生存率可达到70%-80%。尤其是40岁以上,且有肝病(包括乙肝病毒携带者),或有饮酒习惯的,光凭每年一次的单位体检就太少了。

从临床上看,75%的肝癌病人,AFP检查结果都是升高的。还有25%的肝癌患者,其AFP呈阴性,也即数值在正常范围。为了找出早期肝癌更为敏感的肿瘤标志物,弥补目前的筛查缺陷,从2012年开始,在浙大一院院长郑树森院士的带领下,浙一参与了我国“863计划项目‘蛋白质组技术及分子标志物研发’”,主要研究“肝病发生发展与肝癌转移复发的蛋白质分子标志物的临床应用研究”,研究将于2015年结束。

 


欢迎转载分享本文链接:https://www.ilife.cn/zhuanti/hbv/212601.html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商城热销产品

热文排行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