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力衰竭是各种疾病损害了心脏的正常功能,使心脏收缩力减弱或心脏舒张不充分而难以推动正常血液循环的结果。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力衰竭表现有劳累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休息时呼吸困难等。部分患者还表现为下肢踝部水肿和尿量明显减少。
心力衰竭是一种可由多种疾病导致的共同病理状态,临床上最常见的引起心力衰竭的慢性心血管病是高血压(血压食品)、冠心病及糖尿病(糖尿病食品)。
常见的心衰诱因有8项:
1.感染性疾病尤其是呼吸道感染,占诱因的首位,患肺炎的老年人97%死于心衰;
2.心律失常尤其是快速性心律失常,如室上性心动过速、心房纤颤、心房扑动等可增加心室率,减少心室充盈时间,增加心肌耗氧量等,快速性心律失常是心衰的重要诱因之一;
3.输血、输液或摄盐量过多;
4.体力过劳、精神压力过重及情绪激动;
5.环境、气候的急剧变化;
6.治疗不当,如洋地黄类药物用量不足、中毒或过量、利尿过度等;
7.严重贫血、甲状腺机能亢进、肺栓塞等;
8.抑制心肌收缩力的药物影响,如β-受体阻滞剂、奎尼丁、异搏定、双异丙吡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