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药物对心衰都非常有效的,有的能缓解心衰症状,有些能改善心衰的远期后果,特别是三类药对心衰的长期治疗非常有效,
一是β受体阻滞剂(如倍他乐克与达利全);
二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三是利尿剂安体舒通。除了药物,还有很多其他方法,只不过很多也都在探索阶段,如起搏器治疗、还有针对缺血性心脏病的心肌细胞移植,欧美一些国家的研究表明结果不错,再有就是心脏外科治疗的左心室辅助泵,当然最后一步就是“换心脏”(心脏移植)。
有心脏病的人是不是就一定有心衰?有些病人得了心脏病就说自己心力衰竭,其实不是这么回事。心脏病要发生心力衰竭是有一个过程的,每个病人由于情况不同所需要的时间也不一样。这就是说,在得了心脏病后还有一个代偿期,即心脏功能有一个代偿阶段。
是否病人已被确诊为心衰后,就进入一个危险状态呢?教授认为,病人虽有心衰,但不同的病人心功能受损的程度各不相同。一方面,要看原始心脏病的病因;另一方面,对心衰的判断本身也有一个过程。临床上通常都是根据纽约心脏病协会制定的一个标准,即主要根据病人运动的耐量来判断心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