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手足口病等传染病 家长的卫生习惯是关键

发布时间:2015-11-09 17:50:27 阅读(438)

上了一天班回到家,看着开心扑过来的孩子,父母都忍不住抱抱、亲亲……您是否知道,在不注意卫生的情况下,这些亲密举动可能将病毒带给孩子?

  回家没洗手,可别急着亲宝贝

  近日,一则消息在微信朋友圈流传:“家里有宝贝的家长注意了,新一轮病毒感染来了,疱疹性咽峡炎,孩子得了以后高烧不退,嘴里全是疱疹,这些病毒是大人通过亲吻、飞沫传染的,大人回家应先洗手……”

  这则消息是否属实?疱疹性咽峡炎是由一组肠道病毒引起的疾病,患者多为5岁以下儿童。该病的症状一般是嗓子、口腔出现疱疹,孩子进食困难,婴儿甚至会拒食拒水等。因成年人是这种肠道病毒的携带者,呼吸道、消化道和肢体接触等都是传播渠道,亲吻等亲密接触对儿童的确能致病。

  不过,疱疹性咽峡炎属于常见病,95%以上为轻症患者,只要与其他孩子隔离,多休息、多喝水和服用抗病毒药物,5天至7天即可治愈;仅5%的患者为重症患者,当患者出现高烧、惊厥、抽搐等重度症状时,家长应带孩子立刻就医。

  防治手足口病,妈妈最关键

  疱疹性咽峡炎与大家熟知的手足口病,在病原学上有关联之处,在临床表现上相似点也颇多。二者症状都伴有发热,均可在口腔内见到疱疹或溃疡,在患病初期并不容易区分。二者最大的区别是疱疹性咽峡炎患者手脚和臀部不出疹子。

  初夏是病毒的活跃期,近期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高发,随着温度逐渐升高,病毒不再活跃,发病率或将有所下降。不过,因我市的手足口病病例数量在全省位居前三,家有儿童的市民仍应注意。

  防治手足口病,妈妈最关键。妈妈是与幼儿接触最密切的人。家长勤洗手,讲卫生,就是对孩子最大的保护。

  对于亲吻孩子、下班后先与孩子玩耍等行为,建议家长先搞好个人卫生再放心地陪孩子玩耍。同时,在手足口病高发期,家长也应引导孩子勤洗手、吃熟食、喝净水、不扎堆儿,居室应勤通风。

 


欢迎转载分享本文链接:https://www.ilife.cn/zhuanti/hfmd/212432.html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商城热销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