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及其种类
维生素指体内一类小分子化合物,由于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数量不足,必需从食物中摄取。人体所需的维生素有10多种,按其溶解性质分为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两大类。脂溶性维生素主要有维生素A、D、E、K,它们溶于脂肪而不溶于水,能在体内储积,与机体对脂肪的消化吸收有关;水溶性维生素主要有B族维生素如维生素Bl、B2、B6、Bl2等及维生素C,它们溶于水而不溶于脂肪,在体内不能储积,比较容易在烹调加工过程中损失。各种维生素在体内都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如果食物中的供给量不能满足机体的需要,可以产生各种缺乏症状,严重时可以引起相关的缺乏病。因此,在特定生理情况下,各种维生素都必须达到一定的摄入量,才能够保证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维持。但是,一些维生素在过量摄入时可以产生毒性。
维生素的作用
维生素不参与构成身体组织,也不供给热能,但许多维生素是酶的辅酶或辅酶的组成成分,对体内生物氧化等过程有重要的调节作用,能促进机体吸收大量能源和构成基本物质的原料,调节物质代谢和热能转变。
维生素与运动
维生素对运动员更为重要。运动时,机体的能量代谢、肌肉组织蛋白质的合成和转换、参与运动的骨关节、神经和内分泌等系统都处于一个非常活跃的功能状态。根据各种维生素所参与的生理功能,有关维生素的代谢会受到运动影响,剧烈运动可加速维生素缺乏症的发生;同时一些维生素也直接影响人体的运动能力。
1. 运动使机体对维生素的需要量增加,原因包括:
(1) 运动员的瘦体重大,维持增加的肌肉、骨骼等组织的代谢,有关维生素的需要量更高。
(2) 运动训练使胃肠道对维生素吸收功能下降。
(3) 运动使一些维生素及其代谢产物经汗液、尿液及粪便的排出量增加。
(4) 运动使机体的新陈代谢加强,也使体内维生素代谢周转速率加快。
(5) 运动时物质代谢增加,激素分泌与酶的活性增强,使相关维生素需要量增加。
(6) 运动引起的组织超微结构损伤和外伤的预防及修复过程,也需要更多维生素的参与。
2.维生素影响人体的运动能力
研究表明,体内较高的维生素饱和量与较强的运动能力有密切关系,充足的维生素储备,可改善机体工作能力,提高运动成绩;运动可以诱发氧化应激,这一变化可以影响运动中的疲劳和运动后的恢复过程,体内维生素缺乏或不足,早期表现常是运动能力的下降,抗病能力减弱以及容易疲劳等,此时补充维生素,可取得改善功能的效果。体内的抗氧化系统有多种维生素的参与,包括维生素E、C、B2、叶酸、B6、B12等。这些维生素缺乏,可以明显降低机体免疫功能。一些学者认为,额外补充这些维生素,可以增强免疫功能。
维生素的摄入量
由于运动、训练造成需求量增加,运动人群维生素的适宜摄入量应高于普通人,但运动员对维生素的需要量与运动项目、运动量、以及本人原来的功能与营养状况有关。运动员常补充的维生素主要有维生素 B1、维生素 B2、维生素 B6,维生素 C、维生素 E、维生素 A、维生素 PP(尼克酸)等。它们与人体糖代谢,与乙酰胆碱的分解与合成,维持人体的热能代谢,参与体内的还原过程,以及增强人体对缺氧的抵抗力等等,都具有良好的作用。
摄入维生素必须适量。运动员在摄人维生素不足时,会导致运动能力下降,产生疲劳,抗病能力降低,容易发生损伤,且伤后的康复较慢。当给运动员补充维生素后,其运动功能改善,运动能力可以恢复或提高。但补充过多的维生素对机体不仅无益,而且有害。过多摄入某一种维生素,可造成体内一些营养素之间的不平衡,某些脂溶性维生素在体内蓄积,还可引起中毒。如维生素A、D摄如过多可储积于体内而致中毒;过量的维生素B1和维生素C会引起代谢紊乱和对其他维生素产生拮抗作用。一般天然食物中各种营养素之间的比例是比较适宜的,偏重某一种食品或过多地使用某一种营养素制剂,往往会破坏体内各种营养素之间的合适比例。因此在良好的营养条件下,不需再额外补充维生素。
维生素的来源
维生素在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量不足,因而在体内的储存量一般很少,主要靠平衡膳食供给,即从食物中摄取;且通过食物摄入维生素,一般不会过量。如果维生素不能从食物中充足供给,应该通过补充维生素制剂满足需要,一般仅在冬、春季节,蔬菜、水果缺乏或加大运动量训练时期,可适当补充一些复合维生素。维生素A与维生素B1要补充10~14天才有效。
1. 维生素B1
维生素B1常用于治疗神经系统伤病、心肌炎和消化功能减退,可提高运动员运动能力和防治过度疲劳。
供给量与碳水化合物摄入量有关,并与热能消耗成正比。我国规定每4184kJ(1000kcal)热能需维生素B20.5mg,一般成人维生素B1每日供给量为1.4mg;运动员的需要量较高,耐力项目尤甚,一般为每日5~10mg。维生素B1的来源主要是粮食的胚芽和外皮部分,故加工越精,损失越多。另外瘦肉及动物内脏、豆类、种子或坚果等也是维生素B1的良好来源。因维生素B1能溶于水,容易被碱破坏,故需注意加工烹调方法,减少维生素B1的损失。
2.维生素B2
维生素B2的主要功能是促进生长和组织修复,维护皮肤和黏膜的完整性,并对眼角膜和晶体的代谢起重要作用;维生素B2还是肌肉蛋白质合成不可缺少的因素,对肌肉发育有重要作用。
维生素B2的供给量与热能代谢成正比。我国规定每4184kJ(1000kcal)热能需维生素B20.5mg,一般成人每日维生素B2的供给量为1.2~1.4mg。运动员热能消耗大,需要量较高,力量和耐力项目尤甚。含维生素B2比较多的是动物性食品,如动物内脏、蛋类、奶类和各种肉类中含量较高,谷类、水果和蔬菜中也有一定含量。由于一般膳食中维生素B2含量不多,烹调过程中损失较大,所以在维生素中维生素B2缺乏最常见,必要时可将维生素B2制剂加入食物中,以保证供给量。
3.维生素C
维生素C具有抗氧化作用,参与胶原蛋白的合成,能够提高机体的抵抗力,增强机体的应激能力并参与造血功能,另外,有实验报道维生素C可促进肌肉中磷酸肌酸(CP)与糖原的合成,加速乳酸的消除,减少运动时的氧债,缩短恢复时间,故可提高运动能力,减轻疲劳,这对运动员十分重要。
我国目前建议成人维生素C的摄入量(RNI)为100mg/d,运动员、孕妇、乳母、伤员、高烧患者等应适当增加维生素C的供给量。但不能过多,过多的维生素C在体内可生成大量草酸盐,在肾脏易形成草酸盐结晶,使发生草酸尿和肾结石的危险增加,影响人体健康。维生素C主要来源是新鲜蔬菜和水果,如酸枣、辣椒、菠菜、西红柿、红枣、山楂、柑橘中含量较多。维生素C易在烹调和储存过程中被破坏,所以蔬菜水果应尽可能保持新鲜,以生吃为佳。
4.维生素A
维生素A的功能包括维持正常的视功能、维持上皮组织结构的健全与完整、促进生长发育及增强机体的抵抗力等。
一般儿童及成人每天需要维生素A800μg或β-胡萝卜素4.8mg。视力要求较高或在夜间及弱光下工作,以及皮肤黏膜经常受刺激者的维生素A的需要量较高,如射击、摩托及游泳运动员的维生素A的需要量较高。天然维生素A只存在于动物食品中,以肝(羊肝、鸡肝、猪肝)、鱼肝油、乳制品、禽蛋等中含量丰富。植物性食品中,深色蔬菜和水果,如西兰花、胡萝卜、菠菜、芒果、橘、柑等含胡萝卜素较多。每天最好有1/3的维生素A来自动物性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