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手足口病高发 加强预防是关键

发布时间:2015-11-09 阅读(445)

手足口病是一种可由20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病毒性传染,通常由柯萨奇病毒(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型病毒引起的,每年4-6月是手足口病高发季节,部分地区还会出现秋冬季小高峰。发病人群以5岁及以下儿童为主,同一儿童可因感染不同型肠道病毒而出现多次发病。

  手足口病一般症状较轻,大多数患者发病时,往往先出现发烧症状,手掌心、脚掌心出现斑丘疹和疱疹(疹子周围可发红),口腔粘膜出现疱疹和/或溃疡,疼痛明显。部分患者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少数患者病情较重,可并发脑炎、脑膜炎、心肌炎、肺炎等,如不及时治疗可危及生命。

  人群密切接触是手足口病的重要传播方式,儿童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引起感染。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故与生病的患儿近距离接触可造成感染。饮用或食入被病毒污染的水、食物,也可发生感染。

  据了解,针对手足口病目前尚无特异的抗病毒药。患者需补充足够的水分,并保证充足休息,可进行退热、镇痛等对症治疗。患儿在皮疹水泡干涸前不应上学或参加聚会活动,以避免传播疾病。若病原体为肠道病毒71型,患儿应在家自行隔离更长时间,直至皮疹水泡干涸后2周。家长和医生还应密切关注患儿病情,如出现持续高热、反复呕吐、嗜睡、易惊吓或烦躁、手足抖动、躯干共济失调、突发性肢体无力、呼吸困难或呼吸急促等情况应尽快就医和加强救治。

  一般家庭预防手足口病的关键是注意家庭及周围环境卫生,讲究个人卫生。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不喝生水,不吃生冷的食物;居室要经常通风;要勤晒衣被。流行期间不带孩子到人群密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要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流行期可每天晨起检查孩子皮肤(主要是手心、脚心)和口腔有没有异常,注意孩子体温的变化。

  家庭里有孩子感染手足口病,要注意不让生病的孩子接触其他儿童;孩子的唾液、痰液等分泌物要用卫生纸包好丢到垃圾箱,孩子的粪便要收集好、消毒后丢入厕所,不要随意丢弃,同时要消毒便盆;看护人接触孩子前、替换尿布后或处理孩子粪便后都要洗手;生病孩子的衣服、玩具、餐具、枕头被褥等要保持卫生,孩子的日常用具要消毒;要勤开窗通风。如果上幼儿园的小朋友得病,还应及早告诉老师,并不要着急让孩子去幼儿园,要在全部症状消失一周后再去,防止传染其他孩子。一般症状轻不用住院治疗,居家治疗、注意休息即可,以减少交叉感染。


欢迎转载分享本文链接:https://www.ilife.cn/zhuanti/hfmd/212396.html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商城热销产品

热文排行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