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与慢性盆腔疼痛的定义及分类

发布时间:2015-09-14 14:35:15 阅读(459)

慢性盆腔疼痛(chronic pelvic pain,CPP)是一种涉及多学科、可引起盆腹腔多种器官功能异常、影响患者社会行为和生活质量的常见的疾病表现形式。慢性盆腔疼痛患者疼痛的产生可来源于生殖系统、泌尿系统、消化系统、运动系统、神经内分泌系统。国外文献的报道,18岁~50岁的女性人群发病率为15%,妇科门诊就诊的患者中 10%~40%为慢性盆腔疼痛患者。35%的患者因慢性盆腔疼痛进行腹腔镜检查,15%进行了全子宫切除术。慢性盆腔疼痛常常导致一个及多个脏器功能紊乱,并与心理异常(抑郁、焦虑)、性虐待及身体虐待引起的一系列躯体症状相关,这些复合因素的同时存在导致对慢性盆腔疼痛患者的评估、诊断和治疗非常困难。

一、疼痛与慢性盆腔疼痛的定义

目前广泛接受的关于“疼痛”的定义来源于1994年国际疼痛研究组织,它的定义为:疼痛是一种与客观或潜在存在的组织损伤相关的,或根据这种损伤进行描述的不愉快的感觉和情感体验。关于慢性疼痛的时间界限:多数学者认为不管何种类型的疼痛(包括妇产科与非妇产科的盆腔疼痛),持续时间大于等于6 个月,即为慢性疼痛。根据多数学者的意见,慢性盆腔疼痛的定义为骨盆及骨盆周围组织器官持续6个月及以上的周期性或非周期性的疼痛,导致机体功能紊乱,需要进行药物或手术治疗的一组综合征。

二、引起慢性盆腔疼痛的疾病分类

(一)妇科良性疾病

1、子宫内膜异位症

2、盆腔炎性疾病

3、盆腔粘连

4、盆腔静脉淤血综合征

5、子宫腺肌症

6、遗留卵巢综合征 ovarian retention syndrome (after hysterectomy)

(备注:因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等疾病而行子宫全切除术或子宫次全切除术的患者,保留一侧或双侧卵巢组织,日后出现残留卵巢持续性增大,产生慢性盆腔疼痛、性交痛等一系列症状者,称为遗留卵巢综合征)

7、残留卵巢综合征 ovarian remnant syndrome (after oophorectomy)

(备注:残余卵巢综合征是指在卵巢完全切除后发生少量皮质组织无意地残留在盆腔, 由此而导致慢性盆腔疼痛等一系列症状者)

8、子宫平滑肌瘤

9、输卵管子宫内膜异位症

10、肿瘤

11、输卵管结核

12、子宫切除术后输卵管脱垂

(二)消化系统疾病

肠易激综合征、炎性肠病或其他原因引起的结肠炎、感染性肠道疾病、慢性不全性肠梗阻、肿瘤、慢性便秘、憩室炎、疝气。

(三)泌尿系统良性疾病

间质性膀胱炎/膀胱疼痛综合征、反复泌尿系感染、尿道憩室、慢性尿道综合征、膀胱肿瘤、放射性膀胱炎等。

(四)骨骼肌肉系统疾病

纤维肌痛、腹壁肌筋膜疼痛;盆底肌痛(肛提肌或梨状肌综合征);躯体形态发育异常;髂腹下神经、髂腹股沟神经及生殖股神经的神经痛;尾骨疼痛及背部疼痛。

(五)神经系统疾病

神经卡压综合征、神经瘤、扳机点疼痛。

(六)全身性疾病

结缔组织病、偏头痛、急性间歇性卟啉病、神经纤维瘤、淋巴瘤及心理因素均可引发慢性盆腔痛。

三、慢性盆腔疼痛的发病机制

慢性盆腔疼痛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通过对其病因进行的基础研究提出了一些假说。

(一)Berkley KJ等通过37年对老鼠的实验研究,总结了合并间质性膀胱炎、肠易激综合症等疾病、与月经有关的慢性盆腔疼痛的发病机制(图19-1):

1、女性生殖器官受来源于盆丛和下腹下丛的神经支配。

2、 分布于子宫和阴道的痛觉神经纤维其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受生殖器官生殖状态的影响。

3、神经冲动在不同神经传导通路中存在相互影响。

4、盆腔器官具有相同的神经传导通路,不同器官其功能状态可以相互影响:

(1) 膀胱炎影响子宫的收缩及作用于子宫的药物的效果。

(2) 结肠炎使正常的子宫、膀胱产生炎性反应。

(3) 子宫内膜异位症可以产生阴道痛觉过敏,降低膀胱排尿容量阈值,而输尿管结石可以加重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疼痛症状。

(A) 生殖系统的传入神经分布图 (SON, superior ovarian nerve卵巢旁神经; OPN, ovarian plexus nerve卵巢神经丛)(B)麻醉后小鼠的盆腔泌尿系统(膀胱)、消化系统(结肠)、生殖系统(宫颈、阴道)等器官受到刺激后,脊髓薄束核内相应的神经元的反应,图中“R”表示记录电极插入的部位。不同器官受刺激后的神经元反应分别表现为图中不同峰状柱形图。

(二)Tettambel 认为分娩、妇科腹腔镜手术、剖宫产手术、盆腔炎性疾病、外伤等引起的下腹下神经丛的损伤及由此引起的神经重建可导致慢性盆腔疼痛。

(三)Fenton BW研究认为慢性盆腔疼痛与大脑边缘系统功能异常相关。大脑边缘系统功能异常假设的提出是基于对中枢神经系统疼痛传导途径的研究进展,特别是对中枢神经系统中前部皮质腹侧核团、海马及海马扁桃体部慢性疼痛及情感感知性疼痛等边缘系统的研究。幼年曾遭受性虐待的患者易于产生边缘系统相关性疼痛。边缘系统功能异常表现为支配盆腔组织器官的躯体神经和内脏神经分布异常,引起盆腔器官疼痛传入神经敏感性增强。盆腔组织器官的微小病理变化产生的神经冲动作用于边缘系统,使边缘系统产生的传出神经冲动持续作用于盆腔组织器官,引起盆底肌肉持续性收缩,增加了盆腔组织器官疼痛的强度。被增强的疼痛刺激再次沿疼痛传导通路进入边缘系统,进而建立了级联增强的疼痛循环(图19-2)。

感觉和痛觉的神经传导循环级联增强示意图

四、慢性盆腔疼痛的特点及诊治建议

1、最常引起慢性盆腔疼痛的情况: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粘连、间质性膀胱炎、肠易激综合征、盆腔炎性疾病、盆腔静脉淤血综合征。

2、同一位患者疼痛产生常来源于多个脏器功能异常。

3、根据症状及诊断对慢性盆腔疼痛进行对因治疗、对症治疗或标本兼治。

4、多方面联合治疗常能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


欢迎转载分享本文链接:https://www.ilife.cn/zhuanti/irregular_menstruation/174318.html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商城热销产品